第(2/3)页 目的是为了互相制衡,避免一家独大,为将来留下隐患。 “前往朝鲜,怎么就跑到徐州地界来了?” 崇祯冷哼一声,神色却缓和了下来,“南居益、李精白,还有那么多的官绅、百姓又是怎么回事?” “二月的时候,南居益和李精白就河南水利、烟厂等事宜,上书面圣述职,万岁爷是准了的。” “至于那些百姓……据南居益奏报,早在两个月前,陛下要南巡的消息传到河南,就有百姓自发前来徐州府,迎候圣驾,叩谢天恩!” “多数百姓是步行而来,一路风餐露宿,先后走了一个多月。” 王承恩的一番话,彻底打消了崇祯的怒火。 他接着又问:“百姓果真是自发的?为什么非得要来徐州府谢恩?” “崇祯七年,太子与国师替天巡行河南,不光是解决了蝗灾,还施恩于河南百姓。” “百姓们对万岁爷感恩戴德,听说御舟要从徐州府经过,自发前来者趋之若鹜!” 王承恩一边答话,一边偷偷看了一眼云逍。 河南百姓要感谢的,其实是国师。 这个当然不能说,万岁爷会吃味的。 崇祯顿时一扫刚才的震怒,龙颜大悦,那表情,就跟吃了蜜蜂屎一般。 王承恩趁机说道:“万岁爷要不要让周王等人觐见?” “国师,你怎么看?” 崇祯心痒难耐。 皇帝也是人,也有虚荣心,想在人前显圣啊! 云逍点点头,“见一见吧,免得寒了河南百姓的心。” 崇祯立即传旨下去,御舟靠岸,接见河南官绅、百姓。 等一切准备妥当,已经是一个多时辰后的事情。 河南官绅和百姓,赶到御舟前。 崇祯一身盛装,出现在甲板上。 众人山呼‘万岁’,声震四野。 崇祯飘飘然,这种被万人膜拜的场面,哪个皇帝不喜欢? 当即传旨让周王以及河南官绅和百姓代表,上御舟觐见。 一共十几人有幸登上御舟。 除了云逍认识的周王朱恭枵、南居益、李精白等宗室和官员,还有几张熟面孔,举人张民表也在其中。 崇祯的心情不错,和颜悦色地跟周王说了一会儿话。 又向官员询问了一些政务,这才跟士绅、百姓代表交谈。 “你就是举人张民表?” “太子自河南回京后,多次向朕提及你,称你是士绅之典范。” 崇祯看向一个老举人,颔首说道。 “张民表感激涕零!” 张民表感动的差点掉泪,再次朝崇祯行跪拜大礼。 第(2/3)页